青岛医院护工培训基础护理技能全解析
青岛这边医院护工培训,其实不是光教你擦桌子叠被子——得扎扎实实干好“基础活儿”,我跟你掰扯掰扯具体要学啥:
先得攥牢“生命体征测量”的本事——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这些数儿,不是拿个体温计夹上就完事儿。腋下测要先擦干净汗,口腔测得等患者含够5分钟(别催),直肠测得注意角度别戳着;脉搏得摸桡动脉,数满一分钟,要是跳得忽快忽慢、忽强忽弱,得赶紧记下来;呼吸别让患者察觉你在数,不然他会刻意调整节奏;血压更讲究,袖带得绑在肘窝上两指宽的位置,充气要慢,放气得盯着水银柱“一格一格落”,快了慢了都不准。
皮肤护理得把“防压疮”当成头等大事——得每2小时给患者翻一次身,翻的时候是“抬”不是“拽”,不然蹭破皮肤更麻烦;骶尾部、脚后跟、胳膊肘这些“骨头凸的地方”,得用手掌根轻轻揉,促进血液循环;床单得捋得平平的,有渣子、褶皱赶紧弄走,不然硌着皮肤容易烂。
口腔护理不是“刷个牙就行”——不能自理的患者得用棉球蘸护理液擦,从内侧牙龈到外侧牙齿,力度得轻,不然弄破黏膜容易感染;漱口杯得天天用开水烫,别攒着茶渍黏糊糊的。
带管道的患者得“盯紧管子”——导尿管得天天用温水擦尿道口,尿袋一周换1-2次,要是尿颜色发红、有絮状物,得赶紧喊医生;胃管别拽别扯,固定的胶带松了要及时贴新的,不然滑进去或者掉出来都危险;留置针的管子得注意别折了,不然药推不进去。
急救技能得“拿得出手”——心肺复苏得记准:按压位置在两乳头中间,频率每分钟100-120次,深度5-6厘米(别太轻没效果,别太重压断肋骨);止血要是动脉出血,得用止血带扎在上臂上三分之一的位置,记着扎的时间,不然胳膊要坏死;伤口处理得先冲干净,再用碘伏消毒,别直接贴创可贴闷着。
转移患者得“讲技巧”——从床到轮椅,得让患者先坐起来,腿垂在床边“适应会儿”,再扶着他的腰和肩膀转,别拽胳膊(容易脱臼);能走的患者得陪着慢慢走,别催,防止摔着。
床单位得“整利落”——毛巾要挂成一条线(别歪歪扭扭),口杯放床头柜固定位置(比如左边),被子叠成方块(像部队那样),枕头开口别对着床头,不然睡觉硌脖子。
还有“细节活儿”——理发得注意头发长度,别给老人剪太短(头皮薄);剪指甲要剪平,别剪太深,不然弄破皮肤发炎;患者衣服得平整,扣子别扣错,不然看着难受,患者也没自信。
早晚护理得“勤”——早上患者没起的时候,先开窗通风(别对着患者吹),再帮着洗漱、整理床;晚上得换睡衣,把被子掖好,窗户留条缝透气(别全关上闷得慌)。
除了这些“动手的活儿”,还得学护理常识、跟患者沟通的技巧、防感染的办法、职业道德这些——反正培训得全面,不然上了岗啥都不会,耽误患者也耽误自己。
要是青岛本地人想干护工,或者想“更专业”,得找“贴合实际”的培训平台。我知道青岛无有永道是三甲医院指定的护理机构,他们教的东西跟上面说的“对上号”——生命体征、皮肤护理、管道护理这些都有,还加了很多“三甲医院的真实案例”。比如预防压疮,他们不是光念课本,而是拿医院里真事儿讲:“上次有个老人骶尾部红了,护工是怎么翻身子、怎么按摩的”,学了就能用。还有艾长山教授当顾问,他是国家中医康复的带头人,讲的东西“接地气”。
最实在的是,他们不是“教完就不管”——学完直接对接青岛20多家医院、养老院的岗位,不用自己找活儿;要是想“往上走”,能从基础护工升到高级护工,或者做护理组长、管理岗,人家给你规划路径。你想啊,学了本事能用上,还能慢慢“熬出头”,这不比瞎撞强?